资讯 我 关注 搜索 博白:生态环境美 白鹭田间飞

  • 发布日期:2021-12-26 19:02:34
  • 浏览量:645
  • 文章来源:http://www.cogcell.com/a_20211226190403.html

近年来,博白县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通过调整种植业结构与布局,加大绿色增产增效技术的推广,加快推进粪污资源化利用模式,强化农产品质量认证奖励政策,大大减少了农业面源对环境的污染,乡村环境得到了持续优化,水质得到了不断改善。

在博白县亚山镇、凤山镇,成群的白鹭出现在田间地头,它们时而翱翔于蓝天,时而盘旋于树林,时而低头寻找草丛中的食物,时而展翅与同伴嬉戏于田野,姿态十外可爱,一派祥和美丽的田园自然风光。

每天早上我们出来散步的时候,都会有很多,有时候有几十只。

前几年就没有了,就是这两三年内,一年比一年多,今年插秧的时候,就很多白鹭回来,有好几百,我们现在乡村环境好了,白鹭就回来了。

据博白县农业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将化肥和农药污染降到最低,博白县加大绿色增产增效技术的推广力度,并结合“清洁田园”,大力推广应用太阳能杀虫灯、黄板、捕食螨、性诱瓶等绿色植保技术,推广机械化植保,减少人工喷洒造成的农药流失和浪费,减少化学农药的施用量,实现农药零增长。推广增施有机肥,种植紫云英、油菜等专用绿肥,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化肥用量。

推广了太阳能杀虫灯,在亚山镇、博白镇、沙河镇、东平镇、凤山镇总共推广了15000亩,捕食螨,性诱瓶,还有黄板等新技术,在果园推广了10000多亩。通过推广植保新技术,可以减少农药施用量,改善环境,减少污染。

与此同时,博白还加快推进粪污资源化利用,积极出台了《博白县推广粪污资源化利用牧草百香果生态种植项目工作实施方案》,以以奖代补形式推广种植投资少、见效快、粪肥消纳能力强的象草和百香果,实现粪污资源化利用,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推行“猪-沼-肥-草-猪”农牧循环生态养殖模式和“高低架网床+益生菌+异位发酵床”的“免冲洗、零排放”生态养殖模式,做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同时,利用博白县2020年种粮大户5万亩水稻种植社会化服务项目将猪场粪污还田,做到农业生产和养殖污染治理两手抓、两不误。

经过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农田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田间和小溪的水变清了,废弃的农药瓶、农药袋、农膜、秧盘在田间看不见了,早晚成群结队白鹭在田间觅食,与在田间农作的人们构成了一幅和谐相处的画卷。

为推动博白县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博白县还出台了《博白县农产品质量认证农业品牌奖励暂行办法》,鼓励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以及富硒农产品,打造具有博白特色的农业品牌,对初次获得“三品一标”或中国名牌农产品、广西名牌农产品的经营主体进行1-30万不同等级的奖励。

通过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和全县广大干部的共同努力,全县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在广袤的田野上,成群结队的白鹭与在田间地头劳作的人们一起构成了一幅人与鸟类和谐相处的美景。

我们将采取更有力的措施,以乡村振兴为契机,大力推广资源化综合利用,大力整治乡村环境,大力推广田园生产技术,实现天更蓝,水更清,地干净的幸福宜居环境。